巴渝古镇集文化、艺术之精华,聚物质、精神之文明,是我市珍贵的文化遗产、巴渝人民宝贵的财富、地域文化延续的重要见证。
近年来,我市高度重视巴渝古镇的保护与建设,目前全国181个中国历史文化名镇中,我市就有16个,占近1/11。这些历史文化名镇保持着极其丰富的历史记忆和文化遗存,见证并彰显了我市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为响应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的“促进文化大繁荣、大发展”的号召,市城乡建委与《重庆日报》共同推出“古镇发现”系列报道,以“发现”的方式,重新思考对古镇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探索更好利用名镇遗产新思路、新方法、新举措,扩大巴渝古镇在全国的影响力和美誉度。
江津白沙:抗战文化孕育“爱国古镇”
抗战文化空前繁荣
现实中的江津白沙镇,是一座历史悠久,氤氲着浓浓抗战文化气息的小镇。抗战爆发后,紧邻长江黄金水道的白沙以其独特的地理位置,担当着拱卫陪都重庆的重任,成为大后方区域性的行政、经济、文化、援战中心。1938年初,国家审计部、陆军十六后方医院、国民党党史编撰委员会、中央图书馆、国立编译馆等中央机构迁建于此,重庆卫戍总部在白沙设立重庆市户口疏散白沙指挥所。
1939年,宋美龄在白沙创办新运纺织厂,白沙的纺织工业得以大规模发展,全镇开办大小织布厂71家。国民政府财政部在白沙成立农本局,液体燃料管理委员会在白沙创办国华动力酒精厂,夏仲实等投资兴办白沙水电厂。那时,在白沙的国家、地方、私营银行多达10余家。白沙一时成为抗战大后方的经济重镇。
川东师范、国立女子师范学院等省大批学校,也在抗战时期纷纷迁至白沙。当时,白沙有大、中、小学37所,在校学生1万余人,人称“学生之城”。依托强大的文化资源,白沙人先后创办各种报刊13种,开办图书馆、阅览室、书店共12家。1942年,教育部音乐教育委员会在白沙举办了中国音乐史上史无前例的万人大合唱。文化的空前繁荣,让白沙与重庆沙坪坝、北碚夏坝、成都华西坝并列四川著名的“文化四坝”。
抗战期间,白沙人民为抗战捐献大量的资金、粮食、衣物,输出大量劳工。1938年,白沙籍川军将领夏仲实率领数千名白沙子弟兵出川抗日,血战日寇。1944年,时任军事委员会副委员长的冯玉祥前往白沙组织抗日募捐,上万师生与白沙民众集体下跪募款,最终募得资金650多万元,创下全川最高纪录。冯玉祥面对此景潸然泪下,他感叹,“走了全国很多地方,从没有如此感人的场面”。随后,冯玉祥撰文盛赞白沙为“最爱国的市镇”。
历史文明代代传承
斗转星移,时过境迁。今天,白沙镇仍保留着大量抗战时期的历史风貌。白沙古镇拥有古街巷65条,传统风貌连续历史街巷13条,总长8450米,历史建筑面积达10万平方米以上,其规模在重庆市16个中国历史文化名镇中位居首位。拥有西南地区最大的山地民居建筑。在白沙镇,老街巷、吊脚楼、会馆、寺庙、书院等一应俱全,可以找到老朝天门、老解放碑的影子。
据统计,目前白沙遗存的挂牌保护抗战文化遗址多达20余处,约占全市183处抗战遗址文物点的约15%,拥有面积达10万平米的历史建筑。
丰沛的抗战文化遗址资源,为白沙吸引了不少抗战题材影视剧剧组关注的目光自2006年以来,已有近30部影视剧到白沙取景拍摄,平均每年有4至5部影视剧在这里开机。这其中,包括《纸醉金迷》、《江姐》、《卢作孚》等10多部观众耳熟能详的热播大剧。
今年10月,“老重庆影视基地”正式在白沙镇揭牌,这是白沙镇未来五大重点建设项目之一。白沙还将投入10亿元,大规模修缮抗战遗址、老街区及古镇基础设施,着力打造老重庆影视基地、修建抗战文化主题公园。白沙镇目标是,到2020年建成以抗战文化为核心的“中国最爱国的历史文化名镇”。而上述举措,无疑将为实现这一目标奠定坚实的基础。
白沙
CHONGQINGDAILY
主办
重庆市城乡建设委员会
重庆日报
6
2011年12月26日 星期一 策划 吴黎 责编 屈茸 庞凡 美编 罗静
新华日报社旁,身着中山装的学生高举旗帜,声援前方抗战;国泰大戏院前,长袍加身的先生慷慨陈词,痛斥官商勾结的腐败;斑驳的东水门下,人群川流不息,踟蹰的小贩、挑担的力夫、背包袱的妇孺、拄杖负枪的伤兵……走进刚落成的江津白沙镇老重庆影视基地,一切让人恍如“穿越”到了上世纪40年代陪都重庆那激情燃烧的烽火岁月。
影视基地
白沙古镇
【 】
古镇看点
东
华
街
后勤总司令部
第二十六仓库
白沙粮食堆积所旧址
朝天嘴码头
紫云宫
文峰街
国民党党史编纂委员会旧址
卞小吾故居卞家院子
石坝街
张爷庙
江津简易乡村中学旧址
国民政府
审计部旧址
黄泥嘴街
高
板
夏公馆
家
板
国民党
伤兵医院旧址
街
坳
街
第八中山中学旧址
陆军第十六军后方医院旧址
四川省立重庆女子
示范学校旧址、
国立中央图书馆旧址
新运纺织厂旧址
国立女子示范学院旧址
聚奎书院、
鹤年堂、
七七纪念堂
九曲池题刻群、
陈独秀题刻
●乘车路线:重庆(菜园坝、朝天门、龙头寺、陈家坪)有直达白沙的汽车,也可乘坐到泸州、自怀、合江的客车,在白沙下车。
●自驾游线路:重庆陈家坪上高速走马立交绕城高速渝泸高速白沙匝道口下道即是白沙古镇。
聚奎中学:“抗战学堂”英杰辈出
提及白沙古镇,聚奎书院是一个不得不说之处。聚奎书院位于白沙镇黑石山村,书院于光绪元年(1880年)建成使用,1905年3月15日改为聚奎学堂,1913年定名为“江津县立聚奎初高等小学校”,现为重庆市江津聚奎中学。
抗战时期,白沙人文荟萃,每每周末,聚奎中学都有名人应邀前来讲学。陈独秀、文幼章、欧阳渐、台静农、佘雪曼等都曾在此慷慨陈词。这里还培养出如四川第一家报社《重庆日报》创始人和重庆大学创建者吴芳吉、为中国第一颗原子弹和第一颗氢弹作出杰出贡献的周光召、原中国女排五连冠教练邓若曾等人。聚奎中学的黑石山上,至今存留着名人们的众多题刻。
白屋书院白沙古镇清代书院
人丁兴旺的千年古镇
白沙简史:
东汉末年,白沙镇人口聚居形成村落。据《蜀中广记》、《太平广记》等古籍记载,白沙镇在唐代因境内名刹大圣寺声名远播,当时的白沙已有相当程度的繁荣。此后,宋、元、明、清朝代,政府均在此设建制镇。民国时期,白沙镇为江津县第三区署。解放后,这里曾6年作为江津县人民政府所在地。
如今的白沙镇由原江津高屋乡、几子乡、三口乡、河口乡、高占、滩盘镇、峨公镇、白沙镇5乡3镇合并而成。幅员面积238平方公里,人口14万人。白沙镇,已成为江津西部的经济、文化、商贸中心和交通枢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