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静海寺始建于明永乐年间,是明成祖朱棣为褒奖郑和下西洋的功绩而敕建,并赐额“静海”,取“四海平静,天下太平”之意。古寺规模宏阔,占地三十余亩,被誉为“金陵律寺”之冠。
静海寺建成后,香火繁盛。而使静海寺名声远扬的主要原因,还在于寺内珍藏的各种西洋奇珍异宝。如船队带回的水陆罗汉画像,既表现了佛教精义,又是一堂精美绝伦的绘画艺术品,每到夏天张挂时,往静海寺内观赏的人群摩肩接踵,争先恐后,盛况空前。在殿堂内,还陈列着船队带回和海外进贡赠送的象牙、玉石等各种珍宝。
郑和把下西洋期间带回的植物种子也播在了静海寺内。由于古寺土壤和气候条件优良,以至于“散花成雨,植树干云”,加上住寺僧人的精心培护,这些植物种子衍发的后代,在静海寺建寺约一百多年后,仍展现着奇特的容姿。药物学家李时珍慕名而来,成功地进行了考察,在他的《本草纲目》里中增补了番药、夷果两部,在中国药物史上是一个创举。
数百年来,静海寺几毁几修,历经沧桑。据史料记载,明正德年间、清乾隆、道光年间都重修过,清咸丰年间,太平军北路大军为了攻进南京城,在静海寺挖地道直通仪凤门,在城墙下埋设地雷,炸塌城墙攻如城内。清军以炮火抵抗太平军,静海寺遭炮击起火。1937年日军占领南京期间一场大火将寺庙几乎烧光,仅存偏殿六间。1840年6月,英国以鸦片遭禁为借口悍然发动鸦片战争。英军得知长江下游一带防备空虚,而清朝的第二大城南京是两江总督府所在地,也是东南部的军事重镇,因此英军决意入侵长江,直趋南京,以胁迫清政府无条件地接受英国的全部要求。1842年8月4日上午11时15分,载有72门大炮的“康华丽”号首先到达南京城外,在以后的五天里,70余艘欧式舰船先后集结到南京下关江面上。从水陆两面包围南京,实可谓“兵临城下”。在侵略者尖船利炮的威逼之下,道光帝慌忙命两江总督牛鉴就近告知杭州的耆英、伊里布为议和大臣来南京和英军谈判。一开始的几次接触是在英舰进行的。南京八月天气炎热,谈判地点就转移到了江边的静海寺,分别于1842年8月12日、13日、14日和24日在静海寺议约,尤其是24日这一天,双方的最高代表都到了。静海寺也因为是《南京条约》议约地而从此蒙耻。1842年8月29日,在英军旗舰“康华丽”号上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中英《南京条约》。它的签订,标志着中国近代史的开始,使中国丧失了主权国家的地位,逐步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国家。中华民族经历了一百五十五年艰苦卓绝的斗争和努力,1997年七月一日香港回归的夜晚,数百人云集静海寺,中央电视台在这里现场转播静海寺撞钟庆典的盛况。各界人士的代表撞响了警世钟,钟声荡涤了静海寺百年来蒙受的耻辱,香港终于回到了祖国母亲的怀抱。古静海寺历经战火已不复存在,解放后仅存偏殿数间。1987年在旧址上复建了一仿明建筑,被称为“古静海寺旧址”,1990年辟为《南京条约》史料陈列馆。为迎接香港回归,1996年底静海寺进行了扩建,占地达3000平方米。1997年,陈列馆被中宣部首批命名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目前馆内陈列着《静海沧桑》主题展览,通过实物和图片资料复原了中英双方当时在静海寺议约的情景。今日的静海寺,是布局合理、错落有致,融自然风物与人文景观于一体,有江南园林特色的爱国主义史料场馆,进入展区,游人能在赏景的同时受到教育,是人们寓教于游的好去处。
为迎接2005年郑和下西洋600周年,静海寺于2004年再度扩建,扩建后占地面积已达15000平方米,由山门、郑和纪念堂、潮音阁、香港回归厅、戏台等建筑构成。郑和纪念堂内展示有雕塑家吴为山创作的郑和塑像及大型郑和航海壁画,潮音阁里主要是郑和航海史料展出。新建部分与静海寺原建筑构成一个和谐统一的整体,使作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静海寺在硬件上跃上一个新台阶。静海寺的历史文化价值,就在于它是中国在海外执行睦邻友好政策获得空前成功的历史见证,并标志着郑和下西洋实施“和平外交”所作出的历史性贡献。另一方面,静海寺又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中英南京条约》签订时的议约处所;从正反两方面都成为爱国主义教育的良好教材。
南京静海寺纪念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免票)
廊间展出北京圆明园资料图片
遥望阅江楼景区
宣德炉
郑和下西洋金锭,面文为:“永乐十七年四月西洋等处买到九成色金壹锭伍拾两重”,系存世极罕的明代贵金属货币大战品之一。史料记载:永乐十七年七月,郑和第五次下西洋,历十九国而回。
阅江楼上俯瞰静海寺纪念馆
纪念馆后院—— 三宿岩景观
“三宿岩”,也称“三宿崖”。它的样子很像一个狮头,和园外秀木葱茏的狮子山连成一气;狮头在寺内,狮身在寺外,浑然一体;岩石下有一个仙人洞,形状就象觉醒的雄狮,正张开大口在怒吼。它其实是狮子山余脉,占地数十平方米,高约10米。由于它有很高的观赏价值,明代就被誉为金陵四十八景之一。因为岩石非常像一座假山石,但毕竞是大自然的造化,所以人们通常称它为“真假山”。写作《儒林外史》巨著的清朝大作家吴敬梓写过一组《金陵景物图诗》,其中有一首就是《三宿岩》:
嵯峨灵石阁,传云三宿岩。
其上为青鸳,玲珑怪石嵌。
昔日涌江涛,岩下落征帆。
今日列僧庐,岩下丢松杉。
这里不仅记录了“三宿岩”的历史变迁,同时也把200多年前的三宿岩环境状况描述得一清二楚。这首诗为我们今天了解古代下关地区的地理历史面貌、水文、景物,乃至历史变迁留下了珍贵的历史资料。
然而,“三宿岩”不仅是一处独特的自然景观,而且因为它与一位历史名人相关,故而800年来已成为南京的一处人文景观。1982年8月被南京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这位历史名人便是南宋抗金英雄虞允文。
虞允文,字彬甫(1110-1174),四川仁寿县人。1161年,金帝完颜亮率领40万大军向南方入侵,企图一统天下。抗击金兵的主将叫王权,打了败仗弃军而逃,金兵在完颜亮率领下大举南下。此时,虞允文以中书舍人(军中一种官职)参谋军事,奉命到芜湖(今安徽省芜湖市),宣布由李显忠取代王权的命令并犒劳将士。当他走到离采石(今属马鞍山市)十多里的地方时,王权已经不知去向,采石战场一片混乱。他立即召集将领,以忠义为主要内容教育他们,他说:'万一金军渡江成功,你们想逃又能往何处逃?现在我们前面控制着大江,凭借天险的有利地势,为何不于死中求生呢?何况朝廷养你们三十年,为什么不能与敌人决战以报效国家呢?'在他的鼓动下,将士们纷纷表示愿意听从他的指挥,齐心协力,杀敌立功。
虞允文命令将军们把仅有的1.8万余名将士带到江边,阻击金军登岸。把水军分成五队,东西两岸各停靠一队,一队驻扎在长江中流待战,全是精兵强将,其余两队为预备队,以防万一。守军的队伍刚刚部署完毕,就看到完颜亮手执小红旗,指挥数百条战船,乘风横冲,不一会,七十多艘船开到了南岸,形势万分紧急,宋军危在旦夕。面对眼前的强敌,虞允文镇定自若,沉着指挥,他使用激将法,鼓励将士奋勇杀敌。金军战船底部平阔,行动迟缓,在宋军的冲击下纷纷沉没。这时从淮西溃败下来的三百宋军,从光州转道而来,虞允文把他们收拢组织起来,给他们一些旗鼓,指引他们从山后转出。金兵误以为宋军的支援部队到来,便开始溃败逃跑。宋军的弓箭手们追击射杀,又消灭了许多敌人。完颜亮领着残兵败将退回和州(今安徽省和县)。在虞允文的领导下,宋军取得了胜利,大大鼓舞了士气。
虞允文料定,金军绝不会甘心失败,还会再来侵犯,立即在半夜进行布阵。他派宋军的海船占据长江上游,又派水师装载柴草封锁金军战船的入江口--扬林口。第二天早晨,金兵果然来犯,宋军两面夹击,再次打败了金军,烧毁敌船300多艘。完颜亮无可奈何,只得领着败兵向扬州逃窜。虞允文顺江而下,赶赴镇江执行公务。途中,他的行船在南京下关狮子山下停泊三日。这处为虞允文拴过船的岩石由此得名“三宿岩”。
800年前,长江从三宿岩脚下流过。它矗立江岸,是一座虽不高大但看去很有些陡峭之势的矶石。由于长江河床不断北移,三宿岩便成了陆地的一座“真假山”。在汉语中'岩'是指岩石,而'崖'则是悬崖峭壁思,所以三宿岩过去又称作“三宿崖”。
现在的三宿岩尽管已不如当年的险峻峭拔,但由于有'虞允文督战采石'的故事相伴相传,800年来,这处得胜还朝的夜宿宝地,一直为人们当做中华民族的骄傲。毛泽东同志在读《续通鉴纪事本末》批语中写道:伟哉虞公,千古一人'。就是指虞允文以中书舍人,参谋军事,一介文人儒生,而能建'采石之战'之奇功,确实是可嘉可赞,因而对他有如此高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