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沈括《雁荡山记》的记载,谢灵运时代“未有雁荡之名”,所以他担任永嘉太守时“游历殆遍,独不言此山”;唐代的“西域书”(西域传来的佛经)最先提到雁荡山的名字,诗僧贯休还(凭想象)写下了“雁荡经行云漠漠,龙湫宴坐雨蒙蒙”的名句;北宋大中祥符年间(1008-1016),“因造玉清宫,伐木取材,方有人见之,此时尚未有名”。沈括此文让雁荡山的美名(温州雁荡山,天下奇秀也)传遍神州大地,但他主要是从历史和地理的角度探究雁荡山开山的由来和地质的成因。王十朋则是雁荡开山以来第一个以大量诗文予以赞美的名士,是真正意义上的“文化雁荡”的开拓者。
据《四库全书·梅溪集》检索,王十朋一生10次经行雁荡(前5次均为取道雁山赴杭州参加科举),撰写与雁荡相关的诗文不下40则,且多有名篇,笔下见“雁荡”41处、“雁宕”5处、“雁山”26处。
王十朋最早提到雁荡是在1135年。这年秋天他送同学刘方叔和季文游雁山,打趣他们耐不住寂寞去寻幽探胜(二客骚肠不耐秋,飘然蜡屐去寻幽),叮嘱他们要先向山下的老人问清道路才能饱尽眼福(荡中若要穷青眼,岩下先期问白头),鼓励他们乘兴游到天台去寻访老朋友(会须乘兴天台去,涧水桃花访旧游)。
1146年初春,王十朋赴补太学,首次游览雁荡,即深受震撼。他在山中盘桓三日,三宿灵峰,留下了《题灵峰三绝》和《出雁山》。三绝中第一首为“家在梅溪水竹间,穿云蜡屐可曾闲?雁山新入春游眼,却笑平生未见山”。此诗先做足铺垫,称自己平日并未辜负灵山秀水,笔锋一转道尽面对雁荡的惊艳之心,其表达未必逊色于元稹的“除却巫山不是云”,远在徐霞客“五岳归来不看山”之前,被陈增杰先生称作“题咏雁山的诗中写得最早的一首名作”。第二首以观音洞中“大士”的口吻,打趣自己长年为名利而奔忙(洞中大士半千身,住世端能了世因?应笑玉箫峰下客,马蹄长践利名尘)。第三首(三宿灵峰不为禅,茶瓯随分结僧缘。明朝杖屦丹丘去,带得烟霞过海船)则显示诗人“要随身珍藏家山的美好记忆,用以铺展前方的未知道路”,其中尾句“是此去取水路直上京师路径走向的诗化表述”。张润秀老师在《梅溪诗传》一书中对“烟霞”一句极尽赞赏,认为比苏轼的名句(无情汴水自东流,只载一船离恨向西)“更显物象清晰,意向灵动,神韵飘逸,有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之妙”,较之徐志摩的表述(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更见深情,更显灵性,更多飘逸潇洒”。《出雁山》则表达依依不舍的惜别之情(三宿山中始出山,出山心尚在山间),叹息自己为功名奔忙,不能如高僧尽享林泉之趣(浮名夺我林泉趣,不及高僧一味闲)。
1147年,王十朋第2次游雁荡,作《再过雁山三绝》,为大龙湫、天柱峰、天聪洞一一赋诗,留下了“龙大那容在此湫?银河得得为飞流。好乘风雨昻头角,直到天池最上头”“谁识山中真柱石?擎天功业胜伊周”“端为草茅忧世士,不教无路献孤忠”等诗句。1149年,王十朋第3次游雁荡,作《与万先之登丹芳岭……》《题石梁》《过雁山》《次先之过雁山韵》,取“雁”之意寄托思乡、思家之情(从此又劳千里翼,传书来往浙西东),以“卓笔峰”之名表达科举必胜的决心(欲向灵岩移卓笔,与君同扫万人锋)。1152年春,王十朋初拟过雁山,后来改道乌石,作《初拟过雁山,既而取道乌石,寄梦龄、昌龄》《过白溪》。前一首表示自己不是厌倦行旅(不度丹芳七七盘,非缘杖屦厌间关),而是留待来年天气好时与兄弟同登雁山(要留来岁高风便,兄弟成行过此山)。后一首以5种颜色串联黄塘、乌石、清江、白溪、赤水5个地名或水名(朝离黄塘憇乌石,莫宿青江过白溪。岭上回头观赤水,山川五色望中迷),似一幅色彩斑斓的山水画卷。稍后的《西征》诗中有句“初心满拟游雁山,行止非人辄乖异”,与《初》诗联系起来看,表明当时雁荡山很可能因遭遇风灾造成路面严重毁损。1156年初冬,王十朋第5次经行雁荡。此行天气晴好,王十朋尽览秀色,心情极佳(雁山五经眼,兹行尤可观),作《度雁山》《度谢公岭》,将祥云峰、马鞍岭、两龙湫、展旗峰、翔鸾峰、天柱峰、卓笔峰、罗汉洞、丹青阁尽数收入前一诗,同时深愧行色匆匆,期待来年重游(“行色愧匆匆,更约他时看”“爱山不厌观,每愧行匆匆……一生看不足,语如白头翁”)。
1157年,王十朋状元及第,第6次经行雁荡,观感一新。他深知此后宦海奔忙,难以再赏美景,在《宿罗汉三绝》中接连发问“何时脱尘鞅,来此饱清幽”“故乡从此去,借问几时还?”在《游大龙湫,和前韵》中既喜见“千尺新流胜旧流”,更希望“会见四方霖雨足”,展示了新科状元踌躇满志、兼济天下的豪情。在《游灵岩,辉老索诗。至灵峰,寄数语》一诗中,他再次将雁荡美景一一收入笔端,同时针对之前秦桧游雁荡时题字立碑一事,愤然表示“名山误见污,公议安可欺?愿借灵湫水,一洗了堂碑”。当时秦桧刚死2年而幽灵未散(1206年才受到清算),余党依然强大(一秦桧死,百秦桧生),许宗斌先生认为“王十朋这样说话还是需要一点勇气的”。
1159年冬,王十朋完成绍兴签判任期回家省亲,第7次经行雁荡,再次表达了自己对名山胜景的眷恋之情(平生看不足,灵岩最奇绝……孙公赋天台,胜地尚遗佚。我欲续金声,愿借山中笔)。1161年和1163年,王十朋两次辞官回乡,两次游览石门洞(贪看一派水,三载两回经),分别赋诗一首和两首。1170年王十朋辞别泉州回家后,最后一次游览雁荡,为净名院题诗二绝,感叹“满目峰峦观未尽”,期待挂冠后再次重游(我待衣冠挂神武,杖藜来此老岩阿),不意这两首诗竟成了《梅溪后集》中的绝响!
《果盒三景》李以根摄
除了上述诗歌,《梅溪集》中还收录了《雁宕山寿圣白岩院记》(作年不详)《雁荡山本觉院殿记》(作于1158年之后),前一文称寿圣院为“诺矩罗驻锡、王子晋飞仙、谢康乐登临啸咏之所”。另《王十朋全集》据《永乐乐清县志》收录佚诗《能仁禅寺》。此外,王十朋所居住的左原(今梅溪村)附近,有天柱岩、小雁荡、雁潭3处风景,他一一为之赋诗,并与雁荡相关联。在应试与宦游期间,他也多次提及雁荡,甚至以雁荡指代家乡,留下了“雁荡看不足”“芙蓉雁荡重经眼”“我有千峰藏雁荡”“书传何处山名雁”“雁荡山中采薇蕨”“雁荡山前月流火”等诗句。
可以说,雁荡的灵山秀水滋养了王十朋的诗意人生,而王十朋则以生花妙笔为“文化雁荡”增添了灵心秀气。从“山水雁荡”到“文化雁荡”,王十朋是后人仰望的一座高峰。
来源:雁荡山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