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歌迎凤来 摆手舞盛世
第三届来凤土家摆手舞文化和旅游节
将于2023年10月27日至29日
盛大启动
活动有
花车巡游
民谣返乡演唱会
非遗项目西兰卡普制作技艺
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产品、特色农产品展示
第三届来凤土家摆手舞文化和旅游节logo
……
摆手舞历史悠久,产生于土家族古老的祭祖仪式中。
据清代八部大王庙残碑和县志记载推测,摆手舞已有近千年历史。
清乾隆《永顺府志》记载:“各寨有摆手堂,每岁正月初三至十七日止,夜间鸣锣击鼓,男女相聚,跳舞唱歌,名日《摆手》,此俗犹存。”
土家族摆手舞表现开天辟地、人类繁衍、民族迁徙、狩猎捕鱼、桑蚕绩织、刀耕火种、古代战事、神话传说、饮食起居等广泛而丰富的历史和社会生活内容。
每逢庆贺新年、纪念祖先或团圆联欢,土家族人都要跳摆手舞。在土家人聚居的村寨,还有专门跳摆手舞的“廊场”,土家人把这里叫做“摆手堂”。
摆手舞的价值不是一般的艺术形式所能替代的,它在土家族的社会与历史发展过程中有着极其重要的社会价值。
据考证,这种以跳摆手舞祭祀祖先的活动,始源于唐末,距今已有一千一百多年的历史。“红灯万盏人千叠,一片缠绵摆手歌”,“土王宫里人如海,共庆新年摆手歌”,这是清代诗人对土家摆手盛况的真实写照。土司时期敬土王、祀祖先的节日活动残存形式,到新中国成立前,仅在来凤县的土家村寨可见。后来经过对民族民间文化遗产的挖掘整理和改造,才逐步形成了土家文化和习俗中的一朵瑰丽奇葩,现在,正式将这一节庆活动命名为“摆手节”。
“福石(百福司)城中锦作窝,土王宫畔水生波,红灯万点人千迭,一片缠绵摆手歌。”这是清同治年间贡生彭施绎在《溪州竹枝词》中描绘的摆手之乡摆手舞盛况。
说到摆手舞,就必须介绍下它的发源地——来凤县百福司镇舍米湖村。
“舍米湖”在土家语中的意思——阳光照耀的山坡。
舍米湖村处于湘鄂渝三省、市交界的群山中,古时这里为边疆,全村170户600多人都是土家族,其中百分之九十以上姓彭,是唐朝末年迁居此地的彭姓先祖彭相龙后代。舍米湖古寨已有上千年的历史,这里民风淳朴豪爽,寨里人世代务农,不沾赌、不沾毒,唯独好摆手舞。是渝东、湘西、鄂西土家族摆手舞的发祥地,被誉为“摆手之乡”。
摆手舞源于“巴渝舞”,也有说法源于“白虎舞”,鹤峰县铁炉坪宋代墓葬出土的一个陶坛口沿就塑有与摆手舞动作基本相似的舞俑,证明摆手舞是土家人民世代流传下来的,并在宋朝时已经成熟。
“巴渝舞”是古时巴人战争前的舞蹈,后来巴人的生产方式由狩猎发展为以种养为主的农业后,舞蹈加进了农耕畜养动作,逐步演变为后来以农业生产、生活场面、练兵习武等动作为主的摆手舞。在土王菩萨生日、节日和喜庆日,寨民集会在一起共舞同乐,土家语称为:“舍巴”“舍巴日”“舍巴格痴”“舍巴巴”,一直沿袭到现在。
摆手堂是土家族用于祭祀祖先,祈求五谷丰登、人畜平安,驱邪消灾跳摆手舞的“廊场”,土家人称为“神堂”。舍米湖摆手堂始建于清顺治八年(1651年),是我国现存最早的摆手堂之一,有几百年的历史。被称为“神州第一摆手堂”,1988年6月被恩施州政府公布为全州第一批文物保护单位。
位于舍米湖村西南山坡的摆手堂,占地500余平方米,呈长方形,周围用山石砌筑院墙,三面围墙周长66.22米,堂前坪坝宽13.85米,长26.52米。大门位于院墙前方正中,略呈牌坊状,两边立柱和横楣都是长柱形条石,门楣顶部雕砌元宝状石雕,立柱与横楣接榫处各镶半月形石牙一块。门前阶梯两旁各立一石鼓,大门与神堂之间是一条石铺甬道,位于院落的中线,左侧有一耳门,两门前均有阶梯。神堂的外墙壁由石块砌成,里面是木结构建筑,原为一间,后分为三间,正殿供奉三个塑像,中间是土家先祖彭公爵主,两旁为向老官人和田好汉。神堂外三面围墙上面的四个角各放有一个石香炉,院落正中有一棵大杉树,沿围墙有五棵松柏。神堂前一块“万古不朽”石碑记录了清同治三年12月15日进行的第二次修复,石匠师傅是彭启鳌、陈惟贵,另一块“万古千秋”石碑,记载来凤自治县卯洞人民公社第三次修复于公元1982年6月。
10月27日—29日
亲自来体验一下
摆手舞强烈的节奏感与浓烈的生产生活气息吧~
感受摆手舞“如同土家包谷酒醇厚的韵味”吧~